中国心理分析与沙盘游戏大会

沙影心象——纪念多拉卡尔夫诞辰120周年系列讲座


2024年12月21日,是沙盘游戏创始人多拉·卡尔夫(Dora Maria Kalff)诞辰120周年纪念日。为缅怀卡尔夫对沙盘游戏领域的卓越贡献,应卡尔夫之子、著名沙盘游戏治疗师马丁·卡尔夫的邀约,国际沙盘游戏治疗学会中国学会(CSST)以《沙影心象--多拉·卡尔夫诞辰120周年纪念》为主题,精心策划了一系列圆桌专题报告。此次活动由国际沙盘游戏治疗学会中国学会(CSST)首任会长申荷永教授组织并主持,马丁·卡尔夫携手众多ISST资深沙盘游戏治疗师为报告嘉宾,众多CSST的沙盘游戏分析师也共同参与其中。


12月7日,曾跟随多拉・卡尔夫学习的四位资深沙盘游戏治疗师——国际沙盘游戏治疗学会(ISST)创办理事山中康裕(Yasuhiro Yamanaka)、国际沙盘游戏治疗学会(ISST)教学资质成员(TM)里斯·泷·幸子(Sachiko Taki Reece)、国际沙盘游戏学会(ISST)常务理事、教学资质成员(TM)贝蒂·杰克逊(Betty Jackson),以及师从山中康裕先生,曾直接受教于河合隼雄先生与国际沙盘游戏治疗学会中国学会(CSST)沙盘游戏分析师穆旭明与IAAP暨ISST中国学会(CSAP/CSST)首任会长申荷永一起,带来的系列讲座的第一讲《沙盘游戏的缘起与本义》。

12月14日的第二场讲座主题为《沙盘游戏的临床实践与思考》,主讲人为国际表达性沙游工作学会(IAES)创始人、国际沙盘游戏学会(ISST)沙盘游戏分析师伊娃·帕蒂斯·肇嘉(Eva Pattis Zoja)和大理大学副教授、国际沙盘游戏治疗学会(ISST)中国学会(CSST)副会长尹芳,两位老师不约而同带来关于沙盘游戏最基本要素“沙子”的理解与分析。

12月21日,正是卡尔夫女生的诞辰,也是本次系列讲座的第三场,沙盘游戏疗法创始人多拉·卡尔夫之子、国际沙盘游戏治疗学会(ISST)创办成员马丁·卡尔夫,心理学教授、IAAP暨ISST中国学会(CSAP/CSST)首任会长申荷永,以及国际分析心理学会(IAAP)心理分析师、国际沙盘游戏治疗学会(ISST)中国学会(CSST)会长蔡成后围绕对多拉·卡尔夫的深情回忆,以及如何更好地继承和发扬其学术与精神遗产展开,共同带来《多拉·卡尔夫诞辰120周年纪念——沙盘游戏的传承与发展》的主题报告。当晚,多位来自意大利、菲律宾等国的ISST资深沙盘游戏治疗师,来自中国广州、上海、成都、合肥、济南等地的CSST沙盘游戏分析师,以及七千多位沙盘游戏分析师和爱好者共聚线上,聆听故事,参与盛会,汲取卡尔夫女生的宝贵智慧。最为美妙的是,大家在五湖四海共同准备了鲜花与蛋糕,一起唱起生日歌,遥相呼应,纪念多拉·卡尔夫诞辰。

系列讲座的最后一场于12月28日举行,主题为《沙盘游戏的未来与展望——中国文化与现代心理治疗的结合》。主讲人为国际分析心理学会(IAAP)前副主席、国际沙盘游戏治疗学会(ISST)教学资质成员(TM)乔治·拉舍(JoergRasche)、国际沙盘游戏治疗学会(ISST)理事会成员及教学资质成员(TM)、荷兰沙盘游戏学会(NVST)创始成员、理事会成员特蕾莎·福克斯·阿佩尔曼(Theresa Foks-Appelman),国际分析心理学会(IAAP)心理分析师、国际沙盘游戏治疗学会(ISST)中国学会(CSST)会长蔡成后参与讨论。

沙盘游戏作为当今应用广泛的心理咨询技术之一,不仅是一种心理治疗手段,更以整合意识与无意识为目标,助力个体实现自性成长与心性发展,获得真实的自性化体验。此次系列网络直播讲座,总共吸引了超过两万八千多名观众收看,不仅是对多拉・卡尔夫的崇高敬意与深切缅怀,更是为广大沙盘游戏分析师搭建了交流与学习的平台,激励着他们在传承与发展沙盘游戏的道路上不断前行。相信在未来,我们将一起持续探索探寻沙盘游戏传承发展之路,带着多拉·卡尔夫的智慧,发挥沙盘游戏独特的魅力与深厚的内涵。